
春天气候温暖潮湿,蚊虫的生长繁殖逐渐进入高峰期,由蚊媒传播的疾病也进入高发时期,记者提醒,这个时候市民要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,防止蚊虫滋生传播疾病。
据医生介绍,春季是蚊虫的繁殖活动期,人体若被蚊虫叮咬后,严重的会引起皮肤感染淋巴结肿大、发烧、更严重时可以传播一些疾病,如流行型乙型脑炎、登革热等。
对此,医生提醒,市民如果在家中有种植水生植物,最好每隔5至7天把水生植物的根部彻底冲洗,再作换水和清洗容器处理,呼吁市民尽量改用泥土种植。室内外及花圃中长期闲置不用的各类容器,包括缸、罐、坛、盆等应当翻转倒放,尤其是下雨后,以防积集雨水生蚊,无用的容器积水应及时倒掉,废弃的空瓶、罐头盒、塑料盒等应全部清理或土埋等其他处理。
阳春三月,春暖花开,万物以荣,大地一片生机,人们也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开始活动频繁,微风拂面,阳光和煦总是让人流连忘返。随着气温的升高,细菌、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,因此,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,尤其是一些传染病,如流感、麻疹、流脑、结膜炎、腮腺炎等。另外,春天气温气压变化较大,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复发。那么怎样做好防病保健呢?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春季易发疾病及预防。
1. 预防流感,春季气温温差较大,乍暖还寒,老幼病弱者应随时增减衣服,不宜过早脱去冬衣,以免受寒,老年心脑血管者更要注意。
2. 早睡早起,锻炼身体。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,亦易激动生火,招致外感内伤。
3. 保持心境平和。春季忌怒,处事勿过于急躁,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。
4. 戒烟、少喝酒及咖啡。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,诱发疾病发作。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,有些人想借以“消除紧张和疲劳”,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。
5. 远离过敏源,远离人群密集场所。
6.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,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。如糯米、芝麻、蜂蜜、乳品、豆腐、鱼、蔬菜、甘蔗等。一般选服具有调血补气、健脾补肾、养肺补脑的补品,像鹌鹑汤、白木耳煮麻雀、清补菜鸭、枸杞银耳羹、荸荠萝卜汁、枸札蛇肉汤、虫草山药烧牛髓、扁豆粥等,或食用一些海参、龟肉、蟹肉、银耳、雄鸭、冬虫夏草等,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。
总之,春天气候多变,对人生理和心理过程影响较大,因此春季应顺应自然变化,改变生活方式,以适应春天生机勃发的特点,才能维护身心健康。